首页 > 党的建设
对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255号建议的答复

丁继存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地铁施工建设管理维护公共道路通行秩序的建议》收悉。我公司高度重视,会同市公安局、市城管局专题研究,结合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站点选址持续优化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将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风险评估置于核心位置。一是深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项目工可阶段,通过多轮次、多渠道方式(比如线上平台公示、纸质媒体公开、现场公告张贴等)广泛、深入征集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特别是沿线学校、医院、居民区、重要企事业单位意见,确保在项目环评阶段能够更加全面、综合地考虑广大公众的利益,并认真汲取有益的建议,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完善合理。二是系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工可阶段同步启动社会稳定风险调查,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及线上线下载体公示,覆盖地铁沿线街道办、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全面识别公众对站点选址、施工影响的诉求与风险点,科学评定初始风险等级,并针对性制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针对交通影响评价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识别的高风险区域如学校、医院、密集居住区等,在满足工程安全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特别制定差异化、精细化的“一站一策”站点设计和施工方案,将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直接融入设计方案。

二、施工管理不断加强

聚焦精细化施工管理与安全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一是优化施工方案,项目开工前提前半年组织设计单位编制交通疏解、管线迁改、道路恢复、绿化恢复等方案,以“减少道路占用、缩短围挡时间”为原则,持续优化设计方案;二是合法合规施工,过程中加强与产权单位沟通,方案经市城建办审核后上报市政府批复。按照批复的围挡范围、围挡期限,在市城管局等部门办理备案手续,确保合法、合规开展施工作业;现场采用分幅腾挪、增加铺盖暗挖、增加隔断桩分期施工等措施,减少道路占用面积。三是强化安全与质量管控,严格执行《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南》等标准化操作流程,完善道路安全指示标志,设置专职安全员定期巡查,明确施工标准及目标。强化安全与应急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文明施工二十五个必须”“质量管理二十五个一律”等刚性管控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管理水平和技能四是压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秉持“同时部署、同时调度、同时检验”的原则,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污染防控设备、人员配置要求;新开工工地将污染防治设施与工地临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验收,未落实污染防治设施的工地一律不得开工;在确保轨道交通工地高标准落实污染防治“六个百分百”“八个一律”等要求的同时,通过推广使用抑尘天幕、高杆喷淋、塔吊喷淋等抑尘新措施,对工程建设污染源进行精准防控;我市地铁工地率先全面使用电动渣土运输车,在全部工地配置环境监测系统,实时对现场噪声、空气、温度等进行监测并上传至管理平台,实现了污染防治工作的精准实时管控。

三、联动监管见行见效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程监管”机制,一是密切部门联动,加强市公安局、城管局等多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压实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管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重点监管施工时间、占道面积、施工围挡、施工公示等方面,对“围而不建”“围大建小”、超面积施工等违规行为及时予以处罚,确保道路施工结束后第一时间恢复路面、还路于民。二是精准化排查治理,市公安局全面摸排市区27处施工路段(含16处地铁施工),建立动态台账,实地检查交通组织、安全设施设置及人员培训情况,2025年下发施工隐患整改通知书2份,更新增设临时交通标志26块,督促4条道路办理延期手续(二环西路、金山东路等)。三是强化交通疏导,坚持现场值守、动态巡控、视频巡检相结合,全面强化地铁施工路段秩序管控和警力巡查,动态调整交通信号设施,从严查处违停等突出违法行为,年内施工路段未发生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四是坚持长效管理,市城管局建立“城管+市政”双巡查机制,并将围挡巡查纳入数字化信息采集平台,提高问题发现率和处置率;严格落实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加强围挡“设置、监管、整治、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精细化监管,防止出现监管空档,同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再反弹,形成围挡管理工作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

感谢您对我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徐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2025年7月22日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物资市场站综... 下一篇   >